篇一
书本看了那么多,总有一些大道理是我们都懂的。然而又像韩寒《后会无期》里说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我们还在努力看更多的书,喝更过的心灵鸡汤时,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比我们偷懒了,他们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古人,他们很好学,也很爱问,更难得的是他们更会偷懒。人生那么长,变化那么多,却想靠一言而过之,能吗?
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感觉自己又被孔子老先生上了一课。
请原谅我是个理科生,再原谅我现在还是个有点耿直的程序员。逻辑写多了,难免会生出一些奇怪的想法。
正好前些年看过的心理学书籍还有点映像,仿佛是说,所有的心理学,最后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换位思考。想想,原来孔老先生两千年前就已经尽得其精髓了。自己不喜欢的,如果别人非要强加给你,得有多难受。想起过去,前排座位下面有一片垃圾,他看得碍眼,难受,于是就顺脚把这垃圾踢到了自己的座位下,本来就稍爱干净的自己,看到这个碍眼的飞来之物,恨不得立马把它撕碎,然后给那人竖起一根中指。但想想孔老先生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这口气,还是忍了,弯下腰,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回到位上,一脸正义凛然的告诉同桌: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小雷锋。
篇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中处处都是道理,读到这样的一句话时,心里也是赞同不已。俗话有说道,生活就是最大的老师,生活处处皆学问,其实也是这句话的引申,可以看到古人们已经是从其中看到了这样的道理,连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都经常说:学到老活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学习是一件无止境的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程序员而言,每次的写代码,然后不停的改善,到最后调试,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如何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更好,可以让客户更加方便的使用我们开发出来的东西,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我们就会通过不断的讨论,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去看其他更优秀的东西来不停的填充到自己开发的东西当中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在我看来更多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我们程序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三人行,其实周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可能为我们开发的更好的程序提出更好的意见,不拘泥与小处,而放眼于各个方面,才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所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可以使我们很好的老师,我们也同时需要大家的意见或者是想法,而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开发人员的一些观念,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这也是我们必备的一样素质。
“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是为用户去服务的一个职业,因此我们就需要吸收那些好的东西,实用的东西,那些华而不实的,不切实际都是需要我们丢掉的,有时我们会为了一些功能,对我们设计的代码反复推敲,使用效率最高的代码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才会有编程调试测试这么一说,也是促进我们开发的软件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篇三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也是由孔子说的一句话,点名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知识的学习,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的加以掌握,但人们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看起来好像又是一个应用在学习方面的道理,但是同样我们也是可以找出一些不懂装懂所造成的危害的例子,比如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虽说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关羽的自傲导致的悲剧,但是更多的是关羽觉得自己很厉害,觉得一个吕蒙小儿怎么可能敌得过自己,错误的估计了敌方的实力,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近乎历史性的时刻。关羽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定位,自己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却并不是一个统帅三军的元帅,“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在我觉得更多是告诉我们去真正的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骄傲自大,因为我们不懂的地方很多,配合上面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似乎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生活中的我们有的时候就是无法准确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从而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好像全世界都是和自己在作对,其实那只是因为你没有认清自己,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朝着这个方向,终究是会找到自己的价值的。
对程序员的自己而言,也是在学校期间通过自己不停的努力实践,找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代码的能力,到了现在的公司,一个与自己之前完全不同的领域,也是自己认识到不足,从而努力去学习得来的结果。也许有时我们会迷茫,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住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相信生活不会亏待自己,世界也不会亏待自己。
也是非常感谢公司能够有这次让自己重读论语的机会,自己也是从中看到了,学到了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在不断督促自己的进步,未来也是一直会一直提醒着自己。(杨jin)